2013年7月1日 星期一

2013新北市全國金屬工藝大賽 , 大葉大學造藝系校友囊括金銀銅獎



2013新北市全國金屬工藝大賽 
大葉大學造藝系校友囊括金銀銅獎


    
黃金博物館主辦,台灣金工界最重量級的創作競賽「新北市全國金屬工藝大賽」,日前公佈得獎名單,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畢業校友陳亭君、陳映秀、余孟儒分別榮獲首飾組金質獎、銀質獎、銅質獎。獲獎作品於62898,在黃金博物館「2013新北市全國金屬工藝大賽成果展」展出。


去年從大葉大學造藝系畢業的陳亭君,畢業後還是天天到學校做作品

    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金工工房指導老師柯啟慧強調,兩年舉辦一次的「全國金屬工藝大賽」,分成首飾組和器物組,不只是邀請國內外專業人士擔任評審,也因沒有年齡限制,許多設計好手都會參加,是目前台灣金工界最重量級的比賽,首獎獎金高達18萬,堪稱金工界的金馬獎。得知造藝系畢業生在今年的大賽中脫穎而出,包辦首飾組前三名,三件作品都將被黃金博物館典藏,系上師生都覺得與有榮焉。

大葉大學造藝系去年的畢業生陳亭君(左)榮獲「全國金屬工藝大賽」金質獎,
開心地和柯啟慧老師(右)分享喜悅

    柯啟慧老師進一步說,榮獲金質獎的陳亭君,是大葉大學造藝系去年的畢業生。亭君希望能創作出更多作品來報考研究所,畢業後特別留在學校一年,每天到金工工房創作。亭君的努力不只讓她如願考取研究所,這段期間創作的「自己的小房子」,更是勇奪「全國金屬工藝大賽」金質獎,可說是雙喜臨門。銀質獎得主陳映秀,是造藝系2009年的畢業生,現任琉璃工房首飾設計師,她的作品細膩且充滿想法,除了「凝視系列」在金屬工藝大賽摘銀,今年3月她的作品「寫生系列-貝殼」,也入選歐洲指標性當代首飾大展「Schmuck特展」。獲得銅質獎的余孟儒,是去年的畢業生,曾獲新一代設計展工藝設計類銅獎。過去孟儒在學校的創作以器物和雕塑為主,第一次創作首飾「位能」就奪得大獎,對學生和老師都是很大的鼓勵。

(陳亭君提供)大葉大學造藝系畢業生陳亭君創作的「自己的小房子」,榮獲「全國金屬工藝大賽」金質獎

    榮獲金質獎的陳亭君指出,創作需要長時間的蘊釀,經過大學四年的啟發,她還有很多創作念頭在成形,因此雖然已經畢業了,這一年來,她還是每天到學校的金工工房創作作品,希望能把自己的想法實體化。大學時期她做金工器具的設計比較多,最近一年她也嘗試設計飾品,拓展自己的設計面向。參加「全國金屬工藝大賽」的作品「自己的小房子」,是她第一次做成套的金工首飾。她認為,人和人相處不管多密切都需要自己的空間,她把手指想像成人,利用黃銅、銀、複合媒材,為五個手指編織保護罩,象徵人在社教生活中,為自己找到舒適的位置。得知自己獲得金質獎的肯定,感覺很不可思議,就好像中了樂透一樣。謝謝柯啟慧老師的指導和鼓勵,讓她更堅定要走金工創作這條路。

(陳映秀提供)大葉大學造藝系畢業生陳映秀創作的「凝視」系列,
榮獲「全國金屬工藝大賽」銀質獎(由上至下為凝視凝視Ⅰ、凝視Ⅱ、凝視Ⅲ)

    獲得銀質獎肯定的陳映秀表示,她深受古代金工技法「金銀粒細工」所創造的視覺效果感動,然而「金銀粒細工」作法繁複、費時,幾乎已經失傳了。後來她在材料行看到「圓珠針」,覺得兼具「點」和「線」元素的圓珠針,可以形塑出類似「金銀粒細工」的概念。於是她利用圓珠針創作了「凝視系列」,《凝視Ⅰ》將圓珠針的針完全剪掉、只留圓頭,以圓型微粒比擬卵狀物。《凝視》將圓珠針的針剪短,以放射狀直線比擬棘刺。《凝視》在圓珠針末端再接上一個圓頭,以彎捲線條比擬觸鬚。映秀說,她從小在澎湖長大,「生物性」一直是她很感興趣的題材,此次得獎的作品,除了試圖運用現代技法來銜接現代首飾與傳統金工,也透過卵狀、棘刺狀、觸鬚狀來演繹生物的豐富視覺與繁衍感。

(余孟儒提供)大葉大學造藝系畢業生余孟儒創作的「位能」,
榮獲「全國金屬工藝大賽」銅質獎(左為項鍊收起,右為項鍊展開)


    銅質獎得主余孟儒說,這是她第一次嘗試首飾設計,很開心能夠得獎。在大葉大學金工工房學習時,柯啟慧老師不只是敎她金工技法,更引導她思考物品和人的關係。此次得獎的作品「位能」,就是從首飾會隨著人的動作變化進行發想取材自物理學的位能概念,當物體從高處向下落時,潛藏的位能便開始釋放,轉換為下墜的能量。她設計的「位能」可收納成一個立方體,做為項鍊佩戴,當佩戴者做出跳躍動作時,一連串的小立方體就會從盒子裡掉出來,呈現能量釋放的軌跡。

大葉人新聞網FB專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