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0月15日 星期六

大葉大學生資系梁志欽研發菇類培養基新配方,「2011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」榮獲金牌



大葉大學梁志欽研發菇類培養基新配方  兼具環保與生產效益
2011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」榮獲金牌

大葉大學生物資源學系系主任梁志欽副教授在研究中發現,菇類培育需耗用大量的木屑,每年砍伐的樹木量相當可觀,因而帶領學生投入「栽培菇類的培養基配方」研發工作,提出以牧草取代部分木屑的新配方,不僅能減少樹木砍伐,又可提高生產效益。這項研究成果日前參加台北舉行的「2011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」,也在展覽中大放光彩,獲得金牌的殊榮。

梁志欽系主任表示,台灣菇類每年產量高達14萬公噸左右,每年需砍伐近35萬棵樹木,約18座大安森林公園面積的樹林,才足以供應菇類培養基的木屑需求。然而,1棵樹木的長成往往要花費7~8年的時間,有鑑於此,梁主任帶領大學部與研究所的學生,著手研發「栽培菇類的培養基配方」,希望找出更環保、更經濟的配方。

同學們感謝梁志欽老師的指導和歷屆實驗室同學的投入,也很開心此次和老師一起獲獎


梁主任說,他們選用低海拔地區的牧草搭配木屑,經由一連串的實驗過程,找出最合適的比例調配,不但可以降低木屑的使用。同時,他們所調出的配方甚至可提高50%的產量,預估每年能幫台灣菇農節省木屑成本約新台幣6500萬元,增加產值約7800萬元,目前已和廠商接洽中。

談到參與同學的表現,梁主任相當肯定大家的用心。他說,同學們都很優秀,為了研究配方,甚至不眠不休。參與此項專利研發的生物資源學系碩士班的羅偉庭同學表示,在實驗過程學得很多,感老師的指導和歷屆實驗室同學的投入,榮獲金牌是對整個實驗室的肯定,也讓大家的努力被看見。


大葉大學創新育成中心這一次共遴選的6件專利參展作品,參加日前在台北世貿舉行的「2011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」,共有4項專利獲獎,榮獲211,這是對大葉大學研發能量的肯定。獲獎的研發成果包含工業、生資、設計等面向,有些與環境生態有關,有些是生活用品,好幾項都是老師帶領學生一起研發的成果

創新育成中心魏本嵢主任說明,「2011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」匯聚了國內外近700家廠商、發明人、研發或學術單位,約有1100個攤位參展,展出超過2000項的創新發明品及專利技術。

大葉大學多項專利技術榮獲「2011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」2金1銀1銅



大葉大學研發多項專利技術  開創產業商機
2011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」榮獲211

深耕產學的大葉大學日前在台北舉行的「2011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」中,大放光彩,該校創新育成中心遴選的6件專利參展作品,共有4項專利獲獎,榮獲211銅。

2011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」日前於台北世貿盛大舉行,匯聚了國內外近700家廠商、發明人、研發或學術單位,約有1100個攤位參展,展出超過2000項的創新發明品及專利技術。

大葉大學創新育成中心魏本嵢主任(左)表示,2011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」6項專利參展,就能有4項專利技術獲獎,是對大葉大學研發能量的肯定,圖右為銅牌「導引地磚」發明者工設系謝堅銘老師
創新育成中心魏本嵢主任表示,6項專利參展,就能有4項專利技術獲獎,是對大葉大學研發能量的肯定。獲獎的研發成果包含工業、生資、設計等面向,有些與環境生態有關,有些是生活用品,好幾項都是老師帶領學生一起研發的成果

得金牌的材料系賴峯民副教授帶領工工系學生,共同研發的「長條型奈米加勁雙振模平板揚聲器及激振裝置」,從喇叭過厚的問題出發,運用新的激振方式,研發出厚度僅有8~13mm的薄型揚聲器

魏主任還說,此次參展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賴峯民副教授的「長條型奈米加勁雙振模平板揚聲器及激振裝置」,以及生物資源學系系主任梁志欽副教授的「栽培菇類的培養基配方」榮獲金牌。環境工程學系系主任李清華教授的「廢脫硝觸媒之資源再生方法」獲得銀牌。工業設計學系謝堅銘講師的「導引地磚」則獲銅牌。

材料系賴峯民副教授帶領工工系學生,共同研發的「長條型奈米加勁雙振模平板揚聲器及激振裝置」,從喇叭過厚的問題出發,運用新的激振方式,研發出厚度僅有8~13mm的薄型揚聲器,外型輕薄,聲音渾厚,結構極簡,適用於薄型的平面影音電子產品,也可廣泛應用於3C產品。

材料系賴峯民副教授的卓越師生團隊獲得2011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」金牌肯定
老師指出,以往需透過低音、中音、高音三個喇叭才能表現全音域,此次研發的薄型揚聲器,運用雙振模來包含全音域,低音域部分由大振模呈現,高音域則透過小振模表現,只需一個喇叭就能將全音域完美呈現。該研究成果於去年12月取得專利,今年9月也榮獲「國家發明創作獎」創作獎銀牌,已有廠商主動洽談合作。

薄型揚聲器的研究前後耗時2年多,多位同學參與此項研發,工業工程與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范凱涵同學說,參與研究計畫讓她對產品的製程、外型設計、用料選擇等面向,有了進一步認識,更讓她有機會應證課本上的理論,她很開心能參加研發工作,也很榮幸可以老師一起得獎。

生資系系主任梁志欽帶領大學部與研究所的同學著手研發「栽培菇類的培養基配方」,也獲得金牌殊榮
生資系系主任梁志欽則發現,台灣菇類每年生產量高達14萬公噸左右,為供應培養基的木屑需求,每年需砍伐近35萬棵樹木,約為18座大安森林公園面積的樹林,相當可觀。然而,1棵樹木的長成要花費7~8年,有鑑於此,梁主任帶領大學部與研究所的同學,著手研發「栽培菇類的培養基配方」。

梁主任說,他們選用低海拔地區的牧草搭配木屑,經由一連串的實驗過程,找出最合適的比例調配,不但可以降低木屑的使用。同時,他們所調出的配方甚至可提高50%的產量,預估每年能幫台灣菇農節省木屑成本約新台幣6500萬元,增加產值約7800萬元,目前已有廠商進行洽詢。

談到參與同學的表現,梁主任相當肯定大家的用心。他說,同學們都很優秀,為了研究配方,甚至不眠不休。參與此項專利研發的生物資源學系碩士班的羅偉庭同學表示,在實驗過程學得很多,感老師的指導和歷屆實驗室同學的投入,此次榮獲金牌是對整個實驗室的肯定,也讓大家的努力被看見。

大葉大學環工系李清華系主任是廢棄物資源再生領域的專家,他一路帶領學生榮獲許多專利與競賽獎牌,此次獲獎的「廢脫硝觸媒之資源再生方法」,同樣是師生共同研發的成果

環工系李清華系主任是廢棄物資源再生領域的專家,日前巴貝多西印度群島大學的教授也曾慕名前來向李主任請益,學習相關技術。李清華主任曾帶領學生榮獲許多專利與競賽獎牌,此次獲獎的「廢脫硝觸媒之資源再生方法」,同樣是師生共同研發的成果。

李主任有感於廢脫硝觸媒會造成環境污染,國內並無相關處理技術,因此針對空氣污染源之一的廢脫硝觸媒中釩/鎢有價金屬,進行回收研究,運用此一技術不僅可獲得回收產值,還能解決環境污染問題。

環境工程學系博士班的洪基恩指出,李清華老師的實驗室是台灣最早投入貴金屬回收的實驗室,將3C產品的貴金屬、有價金屬加以回收,環保又能創造產值,可說是「都市採礦」。他同時表示,李主任帶領的研究團隊,連續三年參加「2011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」都得獎,今年與金牌擦身而過,僅獲得銀牌,明年將以榮獲金牌為目標。

環工系李清華主任精心培育的博碩士生子弟兵,近三年在國內各大科技競賽中贏得多項獎項,遠從巴貝多西印度群島大學來台攻讀碩士班的研究所新生伊榮(Elon Cadogan(左一),也參與此次系上參展活動,協助英文導覽工作

值得一提的是,遠從巴貝多西印度群島大學來台攻讀碩士班的研究所新生伊榮(Elon Cadogan),也和李主任一同出席日前的展覽,協助英文導覽工作。伊榮很高興能參與此一盛會。他說,雖然才來台灣一個多月,但李清華老師的專業,以及學校豐富的研究設備,已讓他學到許多東西。

工設系謝堅銘老師開發的「導引地磚」,以視覺化圖形標示地點,同時在地磚上標註方向與距離,讓地磚結合方向指示牌與導覽地圖的功能,不只是用在止滑與裝飾,更兼具導引、指示的作用,可說是行人專用的「導航磚系統」。曾於2009年獲台北工業設計獎佳作,2010年也在首爾的設計大賽中獲榮譽獎與觀眾票選獎。

工設系謝堅銘老師開發的「導引地磚」,以視覺化圖形標示地點,同時在地磚上標註方向與距離,讓地磚結合方向指示牌與導覽地圖的功能
老師認為,創意來自生活的觀察,現有的路標多半是為駕駛設置的,行人常常搞不清楚路該怎麼走,「導引地磚」的發想就來自於生活導引系統的不便,希望能為行人提供更貼心的服務。

大葉人新聞網FB專頁